今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考上西安交通大学?全省排名在多少位次?以下为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提供的:西安交通大学历年在内蒙古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2024年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一、2024年内蒙古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安交通大学
依据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在内蒙古的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1、2024年内蒙古考生(理科)高考分数预估要得552-640分左右才能上西安交通大学,或者位次排在5791-416名左右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2、2024年内蒙古考生(文科)高考分数预估要得589分左右才能上西安交通大学,或者位次排在247名左右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附1:【理科】西安交通大学在内蒙古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 | 640 / 416 | 434 |
2023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88 / 2436 | 434 |
2023 | 西安交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619 / 935 | 434 |
2023 |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专项计划)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85 / 2643 | - |
2023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 | 577 / 3284 | 434 |
2023 |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医学试验班))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52 / 5791 | - |
2022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 | 627 / 489 | 427 |
2022 | 西安交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611 / 957 | - |
2022 |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专项计划)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95 / 1651 | - |
2022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试验班)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 | 587 / 2119 | 427 |
2022 | 西安交通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77 / 2870 | 427 |
2021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 | 635 / 517 | 418 |
2021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提前批A段 | 618 / 1093 | 418 |
2021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提前批B段 | 595 / 2220 | 418 |
2021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591 / 2496 | 418 |
2021 | 西安交通大学(单列专业) | 内蒙古(理科) | 本科一批 | 594 / 2291 | 418 |
附2:【文科】西安交通大学在内蒙古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文科) | 本科一批 | 589 / 247 | 468 |
2022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文科) | 本科一批 | 584 / 230 | 459 |
2021 | 西安交通大学 | 内蒙古(文科) | 本科一批 | 615 / 230 | 488 |
注:每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招生计划有所变化,以上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2024年内蒙古高考实际要多少分才能进西安交通大学,待录取结束后,以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师生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给全校师生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为学校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学校建立思政引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